
中新网福州12月3日电 (叶秋云)2日,以“厚植家国情怀,涵养进取品格”为主题的福建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展演活动在福建师范大学开幕,展演活动持续一周。
2日,福建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展演活动在福建师范大学开幕。福建师范大学供图
福建省大学生艺术节每三年举办一届,至今已连续举办七届,成为福建省规格最高、规模最大、影响最广的高校美育标志性品牌。

本届大学生艺术节坚持面向全体学生,以美育人、以文化人。活动自启动以来,福建省各高校积极开展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。
2日,福建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展演活动在福建师范大学开幕。福建师范大学供图
福建省级评审阶段,共收到各高校推报的艺术表演类节目330个、学生艺术作品374件、艺术实践工作坊作品45个、高校美育改革创新案例128篇,覆盖高校超过85%。
经过初评,遴选101个艺术表演类节目、96件艺术作品、20个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和12篇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进行福建省级现场集中展演。
2日,福建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展演活动在福建师范大学开幕。福建师范大学供图
本届大学生艺术节活动由福建省教育厅主办、福建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共同承办,活动期间在福建师范大学、厦门大学举办7场艺术表演类专场展演、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展示、优秀艺术作品展览、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报告会和闭幕式活动,并通过网络进行同步直播。
现场,来自福建各高校的3000多名师生将用多彩的艺术形式和精彩的演出,展示福建青年学子朝气蓬勃、积极向上的青春风采和与时代同向、与祖国同行的价值追求。(完)
.良渚,美丽的水中之洲。
良渚之光,贯穿古今,闪耀未来。

两次到良渚调研,七次就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。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让良渚焕发时代光彩,滋养民族心灵,培育文化自信。
文明如水,润物无声。以“良渚”之名,迎接一场文明对话。
对话良渚,遇见扎根泥土,希望破解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难题的考古青年高海彦。芬芳的泥土,是她的世界,也是她的四季。她说,快节奏的生活里大家都在往前赶路,想知道要去哪里,而他们的工作就是往回追溯,想要探寻我们是从何处来。
对话良渚,遇见以彩为匙,打开沉淀五千年色彩灵感宝藏的博物馆工作人员王加点。阳光有七种颜色,世界也是多彩的。寻找“良渚色”是王加点们为良渚写下的最浪漫的诗。她说,五千年前的良渚人跟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,蓝的天、绿的树、红的花,稻子到丰收的时候是金黄色的,多么美的色彩。
对话良渚,遇见致力互鉴,将良渚故事讲得具象、丰满与充实的双语讲解员麦安琪。了解和沟通,往往是从倾听开始的。在良渚,细心聆听它的声音同样是最好的开始。她说,其实讲出来,大家慢慢地就会懂,有时恰恰通过不同显示了我们是多么相似。

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,互学互鉴,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、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。

对话良渚,他们说,需要有一个这样的平台,来共同研究中国、研究世界,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作出我们各自文明的贡献。
文明对话,对话什么?
它是心灵的沟通,眼界的开阔,共识的增进。
更是“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”,听见世界,听见自己。
同在一片星空下,给岁月以文明,让世界更美好。

(中国蓝新闻记者 周新科 蒋铼 姜周轶 袁非焱 徐蘅芳 付琳 王文炳 龚奇 姜伟 余杭台)